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理论阐述> 详细内容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

2014-06-10 来源: 【字体:
阅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实施十项民生计划,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认识民生

  目前,宁夏正处在一个攻坚克难、爬坡追赶的重要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富民强区摆在突出位置,以富民目标凝聚群众,以富民举措激励群众,以富民实绩造福群众,真心实意保障和改善民生。

  宁夏实施的十项民生计划,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体现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根本要求。十项民生计划的实施,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反映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领导水平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乡村腹地、贫困山区、困难群体等的倾斜力度,把实施十项民生计划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在推动科学发展中普惠民生

  改善民生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渐进的过程。应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着力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实现科学发展。

  抓发展,夯实民生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高水平推进优势资源开发转化。在确保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粮食总产不降低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宁夏的农业资源优势,培育枸杞、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实施设施农业“三个百万亩”工程,加快形成引黄灌区高效农业、中部干旱带节水农业、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板块,打造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依托富集的煤炭、油气、有色矿产等资源,把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作为宁夏经济腾飞的“两翼”,把发展壮大“五优一新”产业集群(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宁夏经济腾飞的“脊梁”,把培育50户销售收入“过十超百”的亿元企业作为宁夏经济腾飞的“引擎”,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强势工业区;充分整合宁夏沿黄河地区的优势资源,建设沿黄城市带(群),使宁夏沿黄地区成为辐射周边、带动全区的强势经济圈;充分利用“两山一河” (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文一景”(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景观)等独特资源,打造塞上旅游强区,提升宁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开发利用空域资源优势,通过积极发展航空口岸等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加强国际商贸交流活动等,把宁夏打造成为我国面向穆斯林国家开放的前沿,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抓生态,改善民生环境。良好的生态、适宜人居的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宁夏这样一个三面环沙和以高耗能工业为主的地区,搞好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的机遇,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机统一起来,坚持环境优先,实施“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工程,建立 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工业项目建设坚决做到“三不”:不占用基本农田搞建设,不增加黄河取水量,不突破环境容量。宁可暂时牺牲一点GDP,也不破坏环境,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净、空气更洁净的良好环境。

  抓效能,提升为民能力。政府效能如何,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按照“为民、务实、创新、高效、清廉”的要求,以优化政务服务、改善发展软环境为目标,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广泛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强化依法行政,规范决策行为,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政务公开,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激励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队伍建设,营造“讲激情、比创业,讲服务、比奉献,讲执行、比效率,讲清正、比形象”的好风气,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

  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中改善民生

  解决好民生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立足基本区情,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改善民生的各项任务,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发展教育事业。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扩大为“三免一补”——免费为学生提供教辅材料,并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得到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部消除D级危房;2006年,以县为单位提前1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在银川创办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宁夏育才学校,通过免收学费、住宿费和提供生活补助,异地培养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发展职业教育上,制定实施技能致富计划,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每个市有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县(市)有一所职教中心。凡初、高中毕业不能升入普通高中或大学的学生,都能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校)接受教育培训,使他们凭借一技之长顺利就业。

  促进群众创业。连续3年安排资金专门购买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2007年,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全部消零的目标。从今年起,广泛开展群众创业活动,主要内容是设立创业援助基金,扶持一批下岗人员自主创业,发动一批企业家二次创业,鼓励一批知识型人才和大学生带头创业,引导一批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吸引一批外地企业投资创业,培育出成千上万、走南闯北的创业者。

  完善社会保障。在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全区44万城乡特困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救孤”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范围,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今年开始,将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退休金标准,有效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生活。

  扩大医疗保障。2007年,全区22个县(市、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前1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目标。“零利润”药品进入社区,药招“三统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政府承担部分资金,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降低起付线;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初步实现全民医保。

  强化住房保障。通过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危窑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资源枯竭区困难职工和低收入家庭迁居、农垦职工家居五大工程,全区近5万户农民改善了居住条件,1万多户居民搬离了采煤沉陷区。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快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一批中小户型住房,扩大经济适用房规模,推行廉租住房、周转房制度,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快推进塞上农民新居、危窑危房改造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城乡群众的居住条件。

  改进社会管理。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确保每户不超生。建立司法援助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调解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平安创建,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营造稳定、安全、和谐的人居环境。

  在统筹兼顾中保障民生

  十项民生计划涵盖面广、投入量大,事事关乎群众利益。我们本着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真心实意关注民生,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全力以赴保障民生,使十项民生计划能够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

  统筹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民生计划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因而应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同时,应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界限,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民生保障投入格局。

  统筹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需求日趋多样、标准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把实施民生计划作为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改善民生取得的成效。同时应当看到,宁夏经济欠发达,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各级政府应充分考虑各方面条件和承受能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统筹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十项民生计划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在实施过程中要先主后次、突出重点,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用工程化措施加以实施,抓点带面,示范引导,整体推进。同时,兼顾矛盾的各个方面,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作者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