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普大讲坛第186期《中国航天科技筑梦天疆》开讲
阅读:次
对于小行星探测,也提到,研究小行星成分对回答太阳系演化具有极为重要科学价值。隼鸟探测器实现了小行星着陆、取样及返回的任务;罗塞塔和菲莱实现彗星绕飞、着陆、探测等任务。同时也提出了近地小行星拦截与小行星操纵与利用的设想,如利用核爆炸、引力拖车对近地小天体进行拦截;直接捕获与引力捕获对小行星进行捕获;利用聚光照射、轨道虹吸对和小行星进行采矿。
气象卫星不仅彰显着国家的航天科技硬实力,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密切相关。介绍,中国风云四号卫星就曾经监测到格陵兰岛一个月内的海冰融化速度:由于气候变暖,格陵兰岛的海冰迅速融化,很可能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而海平面的上升又可能带来沿海海拔低的城市的淹没。凭借风云气象卫星出色的监测能力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贡献,中国在国际话语权上有着一席之地。
“中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早已声名在外。”介绍到,目前超过2500个国内用户及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收与利用着风云卫星资料,风云卫星更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是东半球气象预报的主力,为国家争得了很多荣誉。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将它比喻为太空里的一个小型核电站,它可以将裂变能转变为电能,为航天器或者星球基地供电。他认为,在未来的航天任务当中,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广。“比如功率到100千瓦以上,然后寿命要到一个月以上的话,必须要使用核反应堆电源,所以我们国家为什么重点要发展核反应堆电源,也是跟这个有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