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日”抓住了发展的根本
阅读:次
嘉庚话科技
●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技
●我们拥有了一大批和市场结合比较紧的科技人员。这为我们的科普工作提供了一种技术和人力资源上的支撑
●其实科普活动是很受群众欢迎的,它没有生硬的口号,普及的又是大家所需要的科技知识,因此它很有凝聚力
今年6月27日是首个全国科普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深圳市各级科协策划组织了14个大型科普活动。一场场异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诠释着深圳人对科普日的理解,也表达了深圳市各级科协人员对科普事业的执着与追求。我们有幸在这样的日子里聆听了深圳市科协专职副主席曹嘉庚对“科普日”及“深圳科普”的解说与分析。曹嘉庚说:“‘科普日’抓住了发展的根本。”
十四项活动热辣登场
记者:对于首个全国科普日,您怎样看待它的意义与影响?
曹嘉庚:2002年6月29日,我国颁布了《科普法》,现在又把每年的6月27日确定为全国科普日,我认为这表达了国家对全民科技教育和科技意识的高度重视。我国要进入小康社会,很大程度是依靠科技进步的。所以,我觉得科普日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根本。
记者:对深圳来说,科普日意味着什么?
曹嘉庚:深圳要全面建设现代化城市,实现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也同样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普日意味着要开展大规模的全民参与的科技意识教育活动,因此,我们的各级科协策划组织了14个大项科普活动,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长也作了电视讲话,市科协还举办了网站开通仪式暨网上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
科普是精神文明的好载体
记者:您觉得深圳在科普方面有什么优势吗?
曹嘉庚:深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局,企业成为了科技研发的主体,因此也吸引了大批科技人员。比如南山区就利用高新技术企业多的特点,定期举办博士论坛;宝安区则依靠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对外来工进行科普教育。
记者:深圳科普的难点在哪?
曹嘉庚:难点主要是人口问题。深圳是一个流动人口很大的城市,我们的户籍人口只有150万,即使加上常住人口也只有400多万,但如果加上流动人口就达到了1000多万。所以对深圳来说,科普的面比较广,人口流动性大,文化水平又差参不齐。当然,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我们有的区就提出:“科普工作要深入社区”。通过开展社区的科普工作来建设“科普社区”,把科普真正做到每一个人的身边去。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各种精神文明建设,老百姓就容易接受。所以,我觉得科普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好载体。
90%的科技人员在企业
记者:深圳有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正如您刚才所说,这些企业积聚了大批的科技人员,科协如何把他们凝聚起来?怎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科协是他们的家?
曹嘉庚:科协的工作是以人为本,围绕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全民的科技素质来开展工作的。对于企业中的科技人员,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
企业的技术问题是科技人员提出来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也是科技工作者,所以我们就为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活动,让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都坐到我们“家”里来。
另外,我们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使它在行业内部真正起到相互交流的作用。学会的工作可能会发展成一个有诚信且规范的中介组织。省科协副主席汤世华曾说:“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有的事情要政府做,有的事情应该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再一个就是充分发挥科协各层次的作用。有的社区也建了科协组织,基本上都有专门的人员在负责。我总跟我们科协的工作人员说:“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你们知道你们家里有多少人吗?”我这样说是希望我们先把科协的资源弄清楚了。
科技交流要互动
记者:科协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方面有什么深圳特色?
曹嘉庚:我们的基础研究弱,高等院校少,我们和北大、清华联合办学,目的就是要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在深圳都有院士活动基地,这让我们能够更多的利用外脑。
我们在技术性、实用性方面的学术交流相对多一些,博士论坛就是针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开的。我们很注意对外的学术交流,如宝安区科协正在开始和印度的软件产业交流。
●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技
●我们拥有了一大批和市场结合比较紧的科技人员。这为我们的科普工作提供了一种技术和人力资源上的支撑
●其实科普活动是很受群众欢迎的,它没有生硬的口号,普及的又是大家所需要的科技知识,因此它很有凝聚力
今年6月27日是首个全国科普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深圳市各级科协策划组织了14个大型科普活动。一场场异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诠释着深圳人对科普日的理解,也表达了深圳市各级科协人员对科普事业的执着与追求。我们有幸在这样的日子里聆听了深圳市科协专职副主席曹嘉庚对“科普日”及“深圳科普”的解说与分析。曹嘉庚说:“‘科普日’抓住了发展的根本。”
十四项活动热辣登场
记者:对于首个全国科普日,您怎样看待它的意义与影响?
曹嘉庚:2002年6月29日,我国颁布了《科普法》,现在又把每年的6月27日确定为全国科普日,我认为这表达了国家对全民科技教育和科技意识的高度重视。我国要进入小康社会,很大程度是依靠科技进步的。所以,我觉得科普日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根本。
记者:对深圳来说,科普日意味着什么?
曹嘉庚:深圳要全面建设现代化城市,实现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也同样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普日意味着要开展大规模的全民参与的科技意识教育活动,因此,我们的各级科协策划组织了14个大项科普活动,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长也作了电视讲话,市科协还举办了网站开通仪式暨网上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
科普是精神文明的好载体
记者:您觉得深圳在科普方面有什么优势吗?
曹嘉庚:深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局,企业成为了科技研发的主体,因此也吸引了大批科技人员。比如南山区就利用高新技术企业多的特点,定期举办博士论坛;宝安区则依靠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对外来工进行科普教育。
记者:深圳科普的难点在哪?
曹嘉庚:难点主要是人口问题。深圳是一个流动人口很大的城市,我们的户籍人口只有150万,即使加上常住人口也只有400多万,但如果加上流动人口就达到了1000多万。所以对深圳来说,科普的面比较广,人口流动性大,文化水平又差参不齐。当然,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我们有的区就提出:“科普工作要深入社区”。通过开展社区的科普工作来建设“科普社区”,把科普真正做到每一个人的身边去。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各种精神文明建设,老百姓就容易接受。所以,我觉得科普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好载体。
90%的科技人员在企业
记者:深圳有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正如您刚才所说,这些企业积聚了大批的科技人员,科协如何把他们凝聚起来?怎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科协是他们的家?
曹嘉庚:科协的工作是以人为本,围绕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全民的科技素质来开展工作的。对于企业中的科技人员,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
企业的技术问题是科技人员提出来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也是科技工作者,所以我们就为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活动,让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都坐到我们“家”里来。
另外,我们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使它在行业内部真正起到相互交流的作用。学会的工作可能会发展成一个有诚信且规范的中介组织。省科协副主席汤世华曾说:“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有的事情要政府做,有的事情应该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再一个就是充分发挥科协各层次的作用。有的社区也建了科协组织,基本上都有专门的人员在负责。我总跟我们科协的工作人员说:“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你们知道你们家里有多少人吗?”我这样说是希望我们先把科协的资源弄清楚了。
科技交流要互动
记者:科协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方面有什么深圳特色?
曹嘉庚:我们的基础研究弱,高等院校少,我们和北大、清华联合办学,目的就是要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在深圳都有院士活动基地,这让我们能够更多的利用外脑。
我们在技术性、实用性方面的学术交流相对多一些,博士论坛就是针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开的。我们很注意对外的学术交流,如宝安区科协正在开始和印度的软件产业交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