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颁优秀科普作品奖
阅读:次
本报讯(记者 邝小平)广东省首届优秀科普作品暨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颁奖大会于6月15日在广州举行。会议表彰了我省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七名代表,并为获得省首届优秀科普作品奖的作者颁奖。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出席了颁奖会,并作了讲话。
本次活动共收到160多部(篇、套)参评作品。最终评出钟南山主编的《解读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与对策》等30部图书,胡楫撰写的《“华南濒危动物志”专栏》等19篇文章,以及陈文光等制作的《“非典”防治知识》等26部电视广播作品获得优秀科普作品奖项。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在大会上讲了话。他指出,近十年来,广东科普创作和宣传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科学素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03年抗击非典,2004年抗击禽流感期间,全国新闻出版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作家及时创作和出版、播放了大量抗击疫魔的科普图书、文章、电视、广播作品,为当时迅速稳定社会情绪和取得抗击非典、禽流感的重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代表科普作品获奖者作了讲话。他盛赞科普工作者为科普事业作出的贡献。他说我省在“非典”时期,群众能这么快从恐慌中趋于平静,到后来自觉地抵制吃果子狸,这里面都有科普工作者的功劳,他们创作的科普作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代表辛朝安也在会上讲了话。
出席颁奖大会的领导还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中梅,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梁明,省科协副主席汤世华等。
又讯 本报《养猪快大新技术》和《海平面继续上升,珠三角景况如何》两篇文章分别获得“广东省首届优秀科普文章”三等奖。
本次活动共收到160多部(篇、套)参评作品。最终评出钟南山主编的《解读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与对策》等30部图书,胡楫撰写的《“华南濒危动物志”专栏》等19篇文章,以及陈文光等制作的《“非典”防治知识》等26部电视广播作品获得优秀科普作品奖项。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在大会上讲了话。他指出,近十年来,广东科普创作和宣传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科学素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03年抗击非典,2004年抗击禽流感期间,全国新闻出版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作家及时创作和出版、播放了大量抗击疫魔的科普图书、文章、电视、广播作品,为当时迅速稳定社会情绪和取得抗击非典、禽流感的重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代表科普作品获奖者作了讲话。他盛赞科普工作者为科普事业作出的贡献。他说我省在“非典”时期,群众能这么快从恐慌中趋于平静,到后来自觉地抵制吃果子狸,这里面都有科普工作者的功劳,他们创作的科普作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代表辛朝安也在会上讲了话。
出席颁奖大会的领导还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中梅,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梁明,省科协副主席汤世华等。
又讯 本报《养猪快大新技术》和《海平面继续上升,珠三角景况如何》两篇文章分别获得“广东省首届优秀科普文章”三等奖。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