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协新闻> 要闻> 详细内容

省科协总结2009年工作 发挥优势助力“三促进一保持”

2014-06-12 来源: 【字体:
阅读:
2009年,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广东进入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正是在这一年,广东全省经济稳步回升,大势向好。而自主创新则成为全省经济回转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省各级科协组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组织、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开展“三个服务、一个加强”工作,为我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我省“三促进一保持”工作做出了贡献。

深入调研 给政府建言献策

  去年,省科协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去年4月,省政府批准由省科协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实施《广东省民众心理和谐评估与建设》项目,组织调查队深入乡镇、社区调查取样。目前,第一、二阶段的工作任务已顺利完成。

  省科协还组织专家深入地市进行调研考察,为各地市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如去年省科协组织专家开展佛(山)云(浮)清(远)“双转移”调研,召开专题论坛、研讨会和项目论证会,形成论文集和调研报告;组织院士专家为河源市连平县编制科学发展规划等。

集聚人才 促企业技术创新

  为了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省科协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开展各项科技服务。“厂会协作”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省科协组织学会会员及企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创新为纽带,通过“厂会协作”促进科技和企业的结合,帮助我省中小企业破解人才、技术难题。去年,全省共有280个学会与企业开展“厂会协作”活动,协作项目760项,产生经济效益30多亿元。

  而“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更是让众多缺乏科研力量的中小企业与院士专家们结上了“对子”。去年,省科协出台《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推动在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目前全省已建立工作站18家,共有18名院士和120多名专家参与,合作项目100多项,其中重大技术开发项目12项。

  如今,在省科协的努力下,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2009年新建企业科协多达420家。目前,全省已建立企业科协840家,联络服务科技人员近10万人。这些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支骨干力量。如省食品学会与企业开展的荔枝龙眼真空干燥冷冻技术协作,就使企业每年新增产值3600万元。省有色金属学会为惠州隆港溢铝材厂提供“铝合金熔体净化技术”,使企业节约成本46.4%,每年新增产值2800多万元。

调动学会 服务农村发展

  为了搭建科技与农业经济结合的桥梁,省科协在全省开展“千会服务千村”行动,成立由300多名专家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团,发布农村科技致富项目200多项。省市学会纷纷通过采取“一会一村”、“一会多村”、“多会一村”的形式,与农村建立起了科技服务关系。目前,全省共有300多个学会与260个村建立结对服务关系,推广先进实用技术80多项,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0多人次,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为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省科协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和申报工作指南,与省财政厅联合开展全国、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推荐、申报、评审工作。去年荣获全国和省级先进集体31个,先进个人18人,共获奖补资金635万元。

  为了配合我省实施“双转移”战略,省科协依托各级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和农函大,发挥农村科技服务团、农村科普讲师团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的作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全省科协系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4万多人次。其中,清远、河源、梅州等市科协开展农村青年创业、水库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青年创业和水库移民就业能力。汕尾市海丰农函大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8000人次。

搭建服务平台 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创新

  为了给在粤工作院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召开“在粤工作院士专家迎春座谈会”和组织在粤工作院士及配偶修养考察成为省科协每年固定的一项工作。省委省政府也对这些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去年1月,省科协、省委组织部联合召开了在粤工作院士迎春座谈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副省长宋海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今年,省委书记汪洋更是把“在粤工作院士专家迎春座谈会”升格为省委、省政府主办,而且还带领省四套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的举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傍科技“大款”、促转型升级的举措,成为广东的一个新亮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而院士在每年的休养考察期间,也为当地的发展带去科学性建议。去年10月,省科协组织在粤工作院士及其配偶到江门休养考察并召开座谈会。院士们纷纷为江门市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双转移”战略建言献策。除此之外,省科协还与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共同组织在粤工作的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到陕西交流考察。

  全省各级科协组织也积极开展各种联络服务活动,认真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定期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东莞市科协在去年开展了“立业在东莞、服务科技人才”系列活动,为科技人员就业、成长和生活提供服务。湛江市科协则定期免费为高级科技人员和全体科协委员体检,组织有关专家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参观考察,增强了科协的凝聚力。

  省科协的“广东科协论坛”、“广东院士讲坛”和“广东省科协学术活动周”等品牌学术交流活动,也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去年省科协共举办“广东科协论坛”和“广东院士讲坛”18场,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人及轮值主席陈清泉等院士专家作专题报告,受众人数17000多人次。

  两年一届的“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如今已经开展了十届,并成为省科协宣传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平台。去年,省科协还联合省妇联、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开展了首届自主创新女十杰评选表彰工作。全省各级科协也积极开展对科技工作者的奖励表彰工作。如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科协开展了“潮汕星河国瑞科技创新奖”评奖工作。

开展多样科普活动 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作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的重要力量,省科协不断探索建立《纲要》实施工作的新机制。针对不同重点人群,省科协开展了多样的专题科普活动。如去年4月,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和茂名市政府联合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100多个学会、200多名专家进基地、进农村、进田头,开展技术咨询、医疗卫生等服务,培训种养专业户2400户,赠送农村实用技术书籍5000多册。为增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省科协联合有关部门分别举办第24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九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并组团参加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我省参赛总成绩继续稳居全国前列。其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潘莹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荣获工程学-材料科学二等奖和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协会专项一等奖。

  全省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去年,省科协开展全省科技馆基本情况调查。争取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河源科技馆等6个单位共获财政部补助资金270万元。信宜市、廉江市、广州海珠区、江门新会区成功争取全国“百县百项科普示范特色建设专项”。投资1.8亿元的惠州科技馆和投资1000多万元的兴宁市科技中心开馆也正是在去年运作。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成全国科协系统的“闯将”和“创将”

  多年来,省科协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无论是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还是规章制度建设和工作条件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科协系统名副其实的“闯将”和“创将”。

  去年,省科协针对学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省民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科技类社会团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在30个省级学会进行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力量对省级学会和地市科协开展学会改革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开了全省学会改革工作座谈会和全省地方科协学会改革工作座谈会等系列措施,省科协推动了学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全省学会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有32个省级学会承接了100多项政府转移或委托的科技服务项目。其中省机械工程学会承担机电工程技术职称评审组织工作和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省航海学会承接了南海海事司法鉴定、航道安全评估、船舶磁罗经校正等科技服务项目,年收入达500多万元。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