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探讨思考> 详细内容

《科学素质纲要28讲》第8讲:农民科学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6年11月30日 来源:
阅读:
  一、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新型农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如果农村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农村落后局面不能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能得到较大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建成。为此,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性社会工程

  在农民的整体素质中,科学文化素质是重要的方面,也是农民能否依靠科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农业。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达到一定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农民,才能自觉接受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自觉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自觉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方法和技术的农民,才有能力应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和工具。因此,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具备一定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方法和技术,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决定因素。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依靠农业增加收入;有助于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发展农业,改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破除愚昧迷信、实现乡风文明的决定因素。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才能让农民自觉地崇尚科学、革除社会陋习、抵制迷信愚昧、追求文明健康,自觉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的影响,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形成文明向上的乡风,保持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保护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因素。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是推进科学参与、实现管理民主的重要因素。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农民科学素质决定了他们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决定了他们在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中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能力。

  然而,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科学素质更不容乐观。2003年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农民即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0.3%,仅为城市居民的1/14强,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村劳动力中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到5%。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直接影响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因素。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科技、农业、教育、宣传、科协、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团体,在农村面向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培训等工作。但是,目前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和队伍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和场所不足、资源匮乏、长效服务的机制和手段缺乏,农民学习和了解急需的科技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机会缺乏,严重制约着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范围、水平和效果,制约着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进程。

  二、开展科学素质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 科学素质纲要》将农民作为实施纲要的四个重点人群之一,设立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并且提出四项任务、七项措施来加以落实。

  根据《 科学素质纲要》,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四项任务:一是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四是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贾子文)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