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石油学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会之窗> 广东省石油学会> 石油专栏> 详细内容

收获蛋糕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4日 来源: 【字体:

江苏油田重点探井永X43井成功完钻,在戴南组取芯5.53米,其中油浸显示4.13米。
该井的钻探成功,表明汉留断层上升盘具有较好的资源接替潜力……5月2日,这一喜讯让江苏石油人感到振奋。在对资源孜孜以求的当下,永X43新区仿佛梦想已久的宝藏,回馈江苏石油人多年来在勘探开发事业上的不懈追求。
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古老的汉留断裂带到底有没有梦想中的“奶油蛋糕”
早在1974年,江苏石油人便开始在永安油田进行油气勘探。汉留断裂带是永安区块一条长达10千米的断裂带,且坡度达60度以上,具有走滑性质。地质结构如同一马平川的大斜坡,唯有依靠断裂带四周发育的低序级断层聚集油气资源。
由于构造破碎,加之火成岩窜层侵入,地震资料混入“伪信息”,导致油气勘探几上几下,曲折异常。
1993年~1994年,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的基础上,江苏油田科研人员先后在永安地区发现了永21、永22等4个有利圈闭。他们惊喜地发现,受汉留断裂带断层控制的断块油藏,面积虽不大,但却“厚而肥”,储量品质非常好。
然而,油气发现的喜悦却被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油田在这复杂的断裂系统部署的几口探井先后落空。
古老的汉留断裂带到底有没有梦想中的“奶油蛋糕”?科研人员陷入沉思……
层层剥离“伪信息”:在汉留断层上升盘发现了一条北西走向的西掉小断层
重新审视以往的勘探理念和勘探技术,“宜老则老,宜新则新,宜变则变”。科研人员创新复杂断裂系统勘探理论和技术,再次走向汉留断裂带。
他们在永安地区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通过高频率、小面元、高覆盖次数等手段进行地震资料采集。这种方式得到的地震资料,分辨率非常高,像是反射镜,让模糊的断层结构变得异常清晰。
整体构造清楚了,但小断层依然难以分辨。寻找小断层,如同在广场上寻找小蚂蚁一样困难。科研人员创新勘探研究思路,变传统的“按图索骥”,为开展井震结合、小层对比,层层剥离“伪信息”,并将常规标定变为“多井、多层位、多套数据体”联合标定,精雕细刻汉留断裂带骨干结构。
通过精细解释,他们在汉留断层上升盘发现了一条北西走向的西掉小断层。虽然这个小断层的断距仅有20多米,但受侧向封挡因素的“庇佑”,可与汉留断层组成一个良好的圈闭。在这个圈闭里,也许就蕴藏着科研人员苦苦寻找多年的“奶油蛋糕”。
在上千米深的地下,20多米断距的小断层,反映在地震剖面上也就是地震波的“微扭动”,难以识别,稍一马虎,就会让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技术与风险的博弈开始了……
油田勘探开发专家研究岩芯后称:“这是近年来罕见的油气显示!”
2013年2月4日,经过反复论证,该油田重点探井——永X43井井位设计方案出台。
在充满希望的早春时节,永X43井急速钻进。
这口井凝聚着江苏石油人的心血和汗水。油田钻井处优化钻具组合,高效钻井;地测处加密资料录取,紧盯油气显示;物研院、地研院精心解释,强化信息反馈……
4月24日5时,当永X43井钻至井深2514.46米时,钻时明显变快,气测仪器显示全烃值从0.04%飙升至1.27%。
地质技术人员立即起钻取芯,获得4.13米油浸级别岩芯。
油田勘探开发专家研究岩芯后称:“这是近年来罕见的油气显示!”
经过储量综合评价,专家认为,该区块油藏厚度大、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为优质高效油气储量。
永X43井的钻探成功表明:低序级断层的识别,以及侧向封堵性的研究对于永安地区滚动勘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科研人员正对汉留断裂带的构造进行再梳理,切实做好永X43井钻后反馈工作,为进一步挖潜永安地区资源潜力夯实基础。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