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石油学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会之窗> 广东省石油学会> 石油专栏> 详细内容

80亿上岸,影响华南用气格局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4日 来源: 【字体:

3月19日,在中国首座深水天然气处理终端、最大海上天然气陆地处理终端——珠海高栏终端看到,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立起了“倒计时72天”牌。
高栏终端占地145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和两个顺岸式码头,南海荔湾气田、番禺气田及流花气田生产的天然气都将由此上岸。该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可形成每年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处理能力,远期最终天然气处理规模将达到每年200亿立方米。
在过去几年里,珠海高栏港区政府曾在高峰期组织200多台车、800多人的施工队伍,完成2000多万立方米的“开山取石”,将占地面积1.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米的高栏岛正咀山,削为海拔50米的生产平台与6米高的仓储与运输平台,形成72万平方米的陆地平整土地,并将海岸线推进1公里,完成平均深度20米的63万平方米填海面积,为一期终端生产工程动工准备了条件,并为二期工程提供了理想起点。
进入主体工程施工以来,由于回填区多大孤石,打下平均深度近40米的上千根柱桩对施工队伍是一场严峻考验。施工之初,有的队伍甚至要用一个月才能打完一个柱。2012年的高栏岛可谓风暴角,7月的一场台风曾将2台桩机吹倒。世界容积最大的段塞流捕集器、国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脱二氧化碳装置、轻烃回收装置和配套储运、外输气增压等设施的施工,对施工方同样构成挑战。
按照计划,今年6月前该项目将实现机械完工,进入投产前的联合调试阶段。为赶超“计划线”,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组实行工作倒逼机制,为每个重大项目建立任务倒排进度表,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责任,并着力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各方施工队伍也眼睛向内挖潜力,努力实现工程进度大提速。连日来,项目总包方中油六建作业时间前后延伸近3个小时,同时加派人手,由春节过后的近千人增至目前的2200余人。3月份18天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2月份工作量总和。截至目前,高栏终端项目已累计完成施工总进度的87%。
与此同时,高栏岛东南约300公里处的中国第一个深水气田——荔湾3-1气田项目建设也在发力。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周报显示,3月1日前荔湾3-1浅水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86.17%;在海油工程青岛公司建造场地的剩余荔湾建造项目正加紧扫尾,有望于4月10日前完工并拖拉上船。
中国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日前也重返南海,正加紧部署连通荔湾3-1和高栏终端的管线铺设工作。各路人马风云际会,已载有300余人的“海洋石油201”目前所有房间均一“铺”难求。“海洋石油201”将在去年创下“日铺设1.923公里”纪录的基础上再次发力,用3个月时间完成荔湾项目余下的铺管任务。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