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市场化,政府定价有意义吗?
北京3月27日消息 从今天凌晨起我国成品油价下调,这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更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发改委公布了成品油价形成机制的新方案,新方案将直接影响今后成品油价格的涨跌变化。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2008年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时确立的,4年多的时间,油价共有25次调整,10次降15次升,基本理顺了成品油价格关系,保证了成品油市场正常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过去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周期过长,调价条件较高等问题,因此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呼声一直不断。此前,各界预测,新的定价机制有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出台,然而让大家欣喜的是,随着今年油价第一次下调,新机制就果断推出了,重点直指原来的弊端,十个工作日,也就是到了半个月的时间点,油价该降就降,该升就升。这也反映出国家对这项呼声强烈的改革的重视和回应,值得我们翘起大拇指。
不过,对于明显改善后的新机制,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比如,国际油价大涨,封顶机制怎么定。再比如,新机制后,调价频率会加快,身子骨不强的民营油企能否承受的住,会不会客观上增强国企在成品油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等等,都值得关注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