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石油学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会之窗> 广东省石油学会> 石油专栏> 详细内容

产能是需求的1倍多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4日 来源: 【字体:

  预计2013年我国苯胺的产能超过230万吨,届时市场需求仅90万吨
  “十一五”期间,我国苯胺生产与市场产销两旺,装置开工率和经济效益较好。但随着苯胺产能的不断增加,我国苯胺市场走向低迷。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苯胺装置超过50万吨/年。预计2013年我国苯胺的产能超过230万吨,而届时市场需求仅90万吨。
  苯胺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苯胺成为微利产品,当前全国装置开工率仅为50%。苯胺行业进入了关键调整时期。
  产能过剩
2010年底,烟台万华聚氨酯公司旗下宁波万华新建的二期MDI(聚氨酯)项目在经过全面测试后,包括配套的36万吨/年苯胺装置在内的多个装置建成投产。这彻底打破了国内苯胺的产需平衡,国内苯胺生产与市场开始低迷。
  2011~2012年,我国仍有多家企业扩建和新建苯胺装置,其中多套装置在2011年底和2012年初投产,新增产能48.5万吨/年。
  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这些产能陆续释放,再加上我国苯胺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导致2012年我国苯胺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仅为五成。2012年,我国苯胺产能增加38万吨,但产量与2011年的87万吨相比,仅增加两万吨。
  市场需求放缓并没有停止部分企业新建苯胺装置的步伐。这些企业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坚持扩产,原因在于为下游产品配套或平衡公司内部氢气资源。
  据统计,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苯胺装置产能为51.5万吨/年。其中,山东尚舜化工公司的5万吨/年苯胺装置预计在2013年上半年投产;吉林康乃尔化工公司位于内蒙古通辽的36万吨/年的苯胺装置预计在2013年底投产。
  目前,我国苯胺产能已经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出现严重过剩。这导致苯胺成为微利产品,苯胺生产企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低下。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苯胺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成本价销售。2012年,由于苯胺产能过剩严重,苯胺价格走势已经不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而是完全由原料价格,尤其是主要原料纯苯价格走势所确定。
  行业即将调整
  苯胺主要用于生产MDI、橡胶助剂、染颜料、医药和农药等,其中MDI是目前国内苯胺最大用户。
  2012年上半年,我国MDI市场走势较好。但由于氨纶、聚氨酯浆料、涂料和外墙保温材料市场需求平平,加上下半年受到日韩等国外产品冲击,MDI开始走向低迷。当年,我国MDI的需求量仅为29万吨。
  2013年,我国经济将稳中趋好,这利于MDI生产与消费,预计2013年国内MDI消费苯胺量为31万~33万吨。
  另一大用户——橡胶助剂在2012年消费苯胺34万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我国橡胶助剂产量同比增幅达到15%。但2013年新投产的橡胶助剂装置较少,因而与去年相比,今年橡胶助剂消费的苯胺量不会有大的变化,预计为32万~34万吨。
  尽管苯胺下游市场需求仍在,但由于增速放缓,苯胺市场在2013年依旧难以改变产能过剩的局面,而随着一些新扩建产能的陆续释放,这种局面还将进一步恶化。
  截至2012年底,我国苯胺产能高达184.5万吨。若2013年部分新扩建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到2013年底,我国苯胺产能预计突破230万吨,而届时我国苯胺需求量预计仅为90万。
  由于产能过剩加剧,而下游市场需求增长相对缓慢,这导致2013年我国苯胺市场依然难言乐观,装置开工率甚至有可能进一步下滑,停产和关闭装置将增多,苯胺行业将步入调整的关键时期。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