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孩子们冲得太猛太忘我
刚到武汉时,每天都像个教导处主任,苦心婆口地提醒护士们注意这儿,防范那儿。
“这群孩子相当一部分是‘93后’,年纪跟我女儿一般大。进了隔离病房,我最怕的不是他们畏战、偷懒,反而是他们冲得太猛,忘了保护好自己。”主任护师感慨,同事们的拼命精神每天都在感动着自己。
从疫情初期在广州构建护理防线,到元宵节后转战武汉,每天都要进隔离病房,除了会诊危重症患者,对护士们“调兵遣将”,她还要和同事检查院感防控。这四十多天来,忙不完的工作让她每晚要靠半片安眠药“保护性强制休息”。
近日,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她说,能为保卫武汉出一把力,既是历史使命也是毕生荣幸。
作为广东省护理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管理着三个院区几千多名护士的护理部主任,的战“疫”始于1月20日。
与新冠肺炎的战斗取得成功,护理要占一半的功劳。在的带领下,医疗队100名护士以专业的护理经验、饱满的奉献热情在武汉一线奋战。
护理队员多来自重症、急诊、感染等相关专业,大多数有重症护理经验。“我们派出了护理精英:有各科室护士长8名,有人经历过‘非典’,有人承担过院感防控培训的教官。一线护理团队的主力是80后、90后,技术能力上、体力上都能打硬仗。”说,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且具有较高致死率,医疗队长杨扬出发前,庄重承诺要保证医疗队“零感染”,把大家平安带回来。
作为护理队伍的主将,与协管院感的岭南院区外科护长张献玲、协管护理质控和排班的产科护长孙珂组成护理“金三角”,确保救治患者、院感控制“两手都要硬”。
主任(右)带孙珂护长再次查房
2月10日晚上10时许,进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病区前,首批队员开始换装。“姑娘小伙们!穿好你们的防护服!上阵吧!”对大家说。她一个一个地检查好大家的防护,和队长杨扬一起为她们写上名字和祝福,含着泪水千叮万嘱:“遵守操作规程,好好防护!”
起初,为节约防护服,护士们一个班要上六小时。“在后方大力支援物资的基础上,我们医疗队坚决改成四个小时一个班次。”说,不能让姑娘小伙们拼得太猛,要为“持久战”做好准备,保护他们的安全,为他们减压。一旦发现忘我奋战的“拼命三郎”“拼命三娘”,她立即一对一谈心,告诫年轻护士“如果医务人员先倒下,谁来救治患者!”
主任下到病房查房为患者进行护理。
此次战疫,中山三院医疗队接管的是危重症病区,病人病情重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年病人,除新冠肺炎外还患有很多基础疾病。中山三院采取“多学科、个性化的立体诊疗模式”,对医疗和护理团队提出极高要求。凭借全国首届ICU专科护士的深厚专业功底,牵头对重症患者制定“一人一方案”,对患者实施“序贯氧疗 预防心衰 稳定内环境“的护理核心计划,对危重症患者实施ICU级别的“专人特护”。
“谁不想早点回家?但只要患者需要,只要战‘疫’还在继续,我就会和‘孩子们’一起,继续奋战。”说。